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計生委:

醫用織物的洗滌消毒工作是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環節之一。隨著醫療機構后勤工作社會化的逐步推進醫用織物交由社會化洗滌服務機構處理存在環境衛生。洗滌質量問題,為加強醫療機構醫用織物管理,保障醫療質量與患者安全,現就有關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充分認識加強醫用織物洗滌消毒管理的重要性,強化責任意識
醫用織物作為特殊的醫用物品,多數將接觸患者和醫務人員皮膚,加強醫療機構醫用織物洗滌消毒管理,對于提高醫院管理水平、預防醫院感染、改善患者就醫體驗具有重要意義。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醫療機構應當充分認識加強醫用織物洗滌消毒管理的重要性,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將醫用織物洗滌消毒工作納入醫院管理的重要內容常抓不懈,建立常態化管理機制,落實醫療機構對本機構醫用織物洗滌消毒的主體責任,強化責任意識,依法依規開展醫用織物洗滌消毒工作,確保洗滌消毒質量符合臨床使用要求。
二、加強醫用織物洗滌消毒管理,保障洗滌消毒質量
(一)自行洗滌消毒的醫療機構,要加強內設洗衣房管理。
一是完善組織管理框架,設置專門部門或專(兼)職人員,建立后勤,醫務,醫院感染,護理等相關部門分工合作的管理機制,明確管理職責,落實責任到位;
二是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完善醫用織物洗滌消毒管理工作制度,至少包括醫用織物回收、洗滌消毒、質量管理、定期更換等制度,并保障制度落實到位;
三是加強洗衣房環境衛生管理,合理規劃布局,符合環保要求,清潔區、半污染區和污染區分區明確,設置獨立的人流和物流通道;接收污染的醫用織物與發放洗滌消毒后的醫用織物應當分區管理,工作流程合理,物流由污染區到清潔區,不交叉、不逆行,保證環境清潔衛生;
四是加強環節管理,加強醫用織物分類回收管理,傳染性疾病科使用后的醫用織物,以及被血液、嘔吐物和患者其他體液污染的醫用織物應當單獨回收并洗滌消毒,嚴格按照洗滌消毒標準操作規程,根據醫用織物的污染性質、程度和使用對象進行分類洗滌消毒,對洗滌消毒后的醫用織物進行妥善保存并及時提供臨床使用,嚴格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等要求,加強醫療廢物管理,醫療廢水排放應當符合環保要求;
五是加強洗滌消毒質量控制,對洗滌消毒后的醫用織物,應當有專人對其性狀,表面污漬。破損等進行檢查,定期或不定期進行微生物學監測;
六是加強人員培訓,加強洗衣房工作人員崗前培訓和能力培訓熟練掌握醫用織物洗滌消毒技能和醫院感染防控基本要求。
(二)由社會化洗滌服務機構承擔洗滌消毒工作的醫療機構
一是要認真審核社會化洗滌服務機構資質,醫用織物交由社會化洗滌服務機構或其他醫療機構洗滌消毒的,醫療機構應當在簽訂合同前對其資質進行嚴格審核,必要時進行現場調研;簽訂合作協議,明確雙方責任,約定醫用織物回收。運輸,分類洗滌消毒操作流程,特別是洗滌消毒應當達到的質量要求。
二是加強對洗滌消毒后醫用織物的質量驗收和反饋,建立醫用織物交接,保管和分發等相應制度,醫療機構應當設專人接收洗滌消毒后醫用織物,并對其抽樣進行性狀、表面污漬,破損等檢查,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洗滌消毒后醫用織物微生物學監測,設置潔污分開的醫用織物輪轉庫,加強與社會化洗滌服務機構等溝通,必要時進行現場查驗,建立醫用織物使用科室意見反饋制度,定期收集使用科室對醫用織物洗滌消毒質量的意見,針對科室發的問題查找原因并及時處理。

三、加強對醫用織物洗滌消毒的監督管理
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應當加強對醫療現機構醫用織物洗滌消毒工作的監督管理,定期開展綜合性和專項督導檢查,及時發現并糾正存在的問題,對與無資質或者不符合質量要求的社會化洗滌服務機構合作,存在潛在醫院感染風險的情況一經查實,應當立即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應當加強內部管理,定期開展醫用織物洗滌消毒自查自糾,加強醫用織物回收,運輸,分類洗滌消毒。接收保管和分發等全流程管理,確保為臨床提供合格的醫用織物。